一、体制不同,办园条件参差不齐。
由於投资来源、地理位置、管理机制等因素的不同,香港幼稚园的办园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,如有的幼稚园不仅有一千多平米的教学楼,还有三百的平米的户外游乐场所,但有的幼稚园地处繁华社区,楼房拥挤,面积狭小,空间有限,甚至连最基本的户外活动场所和游乐设施都没有,幼儿只能在室内活动。另外,幼稚园师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。在香港,幼稚园的教师都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方可上岗执教,但获得的证书级别却不尽相同。
二、温馨、详和的幼儿园氛围,体现人文关怀、儿童为本。
香港做为连接中国大陆与世界的特殊港口,迎来送往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群,信息爆炸,高效快速,纷繁复杂是社会环境的特点和写照。但在幼稚园,我们却看到了这个复杂环境中的一片净土、一方乐园。从园长、校监到教师、幼儿,每个人都是那麼谦恭有礼,平和亲切。幼儿园的许多设施都考虑周到,设计巧妙,处处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人文关怀。如符合儿童特点,儿童尺寸的儿童洗手间;洗手池上方清澈明亮的观赏鱼缸和洗手指南;婴儿班无桌无椅,全部软包墙面,毛绒玩具的设计,以及小沙发,小茶几,木制桌椅的家庭式家具,无不洋溢著温馨舒适的家庭气氛,体现著一种人文关怀,使儿童在温暖、愉快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学习,建立良好的心理感受,真正把儿童的需求放在了首位,一切围绕儿童展开。
三、丰富精美,启发幼儿潜能发支持性环境,为幼儿提供了参与的动机。
幼稚园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一寸墙壁和每一个角落,创设幼儿可参与其中的区域,如图书角、家庭角、自然角、英语角、玩具角、音乐角、美工角等等。每个区角内材料充足,丰富多样,琳琅满目,幼儿可以任意选择和自由组合,进行活动。墙面的图画和装饰也很难见到由老师精心制作的装饰性画面,而是贴满了与教学主题和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、挂图、字卡、词卡等等,让幼儿在对整个周围环境的感知中受到薰陶和感染。一些幼稚园还为儿童创设了极富创意空间和探索价值的活动长廊,如三角镜、拼砌面谱、立体镜、构图墙、吸铁桌面、运动转盘、颜料瓶组合、壁画墙、钉板墙等,让儿童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与环境的互动中归纳相关的知识,并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。
四、注重儿童的真实体验,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活动。
香港幼稚园倡导对儿童进行“全人教育”,使儿童在体能、智能、语言、社群及情绪等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。除课堂学习以外,幼稚园会组织幼儿参观小学,与小学教师联欢,了解不同类型的学校,作好幼小衔接;参观科学馆,让幼儿感受科技的发达和科学的奥妙,产生探索和发明的欲望;组织不同班级儿童的混龄活动,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,促进社会性的发展,并培养谦让互助的优良品质;举办民族服装秀,让幼儿感受多民族文化和风俗,提高审美能力和表演才能。除此之外,还经常邀请家长来园举行新春庆祝会,亲子旅行,食品品尝等,增进了亲子感情,加强了家园沟通,更增加了儿童的生活体验。
另外,一些幼稚园还开展了多元智能教学,如蒙特梭利教学,全语言教学,音乐教学等,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音乐、节奏、图书、情感、语言、交往、动作的学习环境,孩子们通过设计、讨论、资料搜集、研究、探索、模仿等活动,愉快的,积极主动的学习,培养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五、注重幼儿发现,探索,主动学习。
香港幼稚园倡导“儿童为本”,信奉“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,有不同的潜能,是有能力和主动的学习者”的教育理念。因此,幼稚园比较强调儿童自主性的学习,重视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,并关注教师作为引导者,协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,强调教师与幼儿彼此在“教”与“学”中的互动。
六、课程模式多元化,努力建构园本课程。
与大陆园本课程的百花齐放一样,香港幼稚园在遵循了教育署的规定和幼稚园实际的基础上,都努力建构著自己的园本课程,如“活动课程”、“主题课 程”、“问题—探索—经验课程”等模式。同时,各幼稚园又不拘泥於这些固定的模式,而是灵活掌握、有机结合。从观察幼儿对学习事物的主动性和探索环境的积 极性不断提升的表现来审视课程的效能。通过适合儿童兴趣、需要、爱好的活动,来让幼儿活跃对事物的思考和应用能力,从而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创意,让幼儿尽显潜能。
七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,使家长成为幼儿园及课程的重要成员。
香港幼稚园特别关注与家长的密切配合,认为家长是幼儿园活动及课程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成员。他们与幼稚园在教育儿童方面互为夥伴,应彼此沟通和分享,并为幼稚园提供多元文化的交流及有力的资源,以提升课程素质,协助儿童学习。
在每一个幼稚园,家长都会自发组织成立“家长义工队”、“家长委员会”,并评选出委员长及各级成员,分别负责各项幼儿园协助工作。幼稚园也会专 门设立“家长图书室”,由家委会负责管理。平时,凡有内地客人参观香港幼稚园,一定会有家长义工队的成员协助筹备工作,制作小礼物,布置会场等,其热心程度就象幼稚园的主人一样。同时,幼稚园也经常举办家长会、亲子旅游、亲子游戏日、亲子节日联欢等,邀请家长同孩子一起参加,使家长更加了解成长中的孩子,从而促进家园共育的效果。而为了使家长更加关注教育,了解儿童,参与课程建构,许多幼稚园还举行各类讲座及培训,并出版家长通讯,举行“幼儿英 语讲座”,“感觉刺激与儿童成长讲座”,“讲故事训练班”和“家长电脑讲座”等等,使家长不仅了解了幼稚园的教学方针和课程运作,更掌握了良好民主式的教 育方法和科学有效的育儿技巧,还增长了家长参与幼稚园活动的积极性,增进了亲子感情。